企业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企业新闻 > 内容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留住文化遗产 守护精神家园
更新时间:2020/6/13 19:03:26 共有[2507]人关注

  每一块土地都有她深刻的人文记忆,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精神传承。运城作为古中国文化发祥地之一,数千年来积淀了无数宝贵的文化遗存,展现着河东儿女的文化风采。我市共有2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传承文明,运城日报开辟非遗风采专栏,为大家刊发非遗项目,让我们一起领略运城的人文魅力。

  眉户《一颗红心》剧照

  眉户《山妹》剧照
  
  项目类别:传统戏剧
  
  项目名称:眉户(运城眉户)
  
  保护单位:临猗县眉户剧团
  
  公布时间及批次:2008年6月(第2批)
  
  眉户原称“迷胡”,又称“曲子”“清曲”,因曲调婉转缠绵,使人听之入迷而得名。
  
  运城眉户的唱腔音乐属于曲牌体,有72大调、36小调,内容丰富,流传地域较广。其表演在吸收蒲州梆子的水袖、帽翅、靴子、翎子、椅子、帕子等程式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老百姓口耳相传,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卖水》《烙碗记》《三进士》《张连卖布》等都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
  

  稷山麻花制作现场
  
  项目类别:传统技艺
  
  项目名称:传统面食制作技艺(稷山传统面点制作技艺)
  
  保护单位:稷山县赵氏四味坊传统面点传习中心
  
  公布时间及批次:2011年5月(第3批)
  
  稷山传统面点(稷山麻花)制作技艺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当时因战乱灾荒田园荒芜,毒蝎横行。人们为诅咒蝎毒,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家家户户把和好的面拉成长条,扭作毒蝎尾状,油炸后吃掉,称之为“咬蝎尾”。起初只有一股油炸的蝎尾,后演变为两股麻花,到明代成为三股麻花,并开始风行民间。
  
  稷山传统面点(稷山麻花)制作技艺是山西面食技艺的典型代表。“赵氏四味坊”麻花制作技艺始终恪守最传统的配比秘方和传统十八道制作工序。炸制成的麻花条形均匀、色泽金黄、亮眼雅观、香甜酥脆。
  
  绛州剔犀髹饰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何俊明在制作产品中。

  剔犀工艺“福禄寿鱼盆”


  剔犀工艺制成的象棋


  
  绛州剔犀技艺为雕漆工艺之一。雕漆始于唐代,剔犀定型于宋代。其技艺是将朱、黑、黄等两种或三种色漆,在器物表面上有规律地一层一层堆积起来,达到一定厚度后,用“v”形刀雕刻花纹,因其花纹刀口侧面处显现如同截开的犀牛皮质的断面层次,故名剔犀。
  
  绛州剔犀制作工序繁杂,技艺要求严格,从选料到裱胎、灰胎、髹漆、制图、雕刻、推光等工艺流程都必须一丝不苟。其造型考究,古朴中不失典雅,古意中蕴含华贵,堪称“中国一绝”。
  
  项目类别:传统技艺
  
  项目名称:漆器髹饰技艺(绛州剔犀技艺)
  
  保护单位:新绛县绛州漆器研究所
  
  公布时间及批次:2011年5月(第3批)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稷山高台花鼓演出剧照

  项目类别:传统舞蹈
  
  项目名称:鼓舞(稷山高台花鼓)
  
  保护单位:稷山县安福高台花鼓演艺中心
  
  公布时间及批次:2011年5月(第3批)
  
  稷山高台花鼓是一种汇集音乐、武术、戏曲、杂耍等民间艺术元素的综合舞蹈艺术。稷山花鼓的特色打法有“走场花打”“板凳对打”“高台花打”“高台倒打”“胸头鼓8字打”“缠腰甩打”等。花鼓中穿插的花鼓曲也极具地方特色,均来自民间流传的小调,旋律抒情优美。
  
  稷山高台花鼓一般在祭祀仪式、春节社火、节假日庆祝期间表演。其表演热烈欢快,干脆利落,有声有色,气势磅礴。
  
  来源:运城晚报

 
 
版权所有:稷山县飞凯达食品有限公司 备案号:晋ICP备10202574号
地址:中国 山西 稷山县 稷王南路东排3号 服务热线:0359—5522052(公司) 传真:86-0359-5526902  宏微信息提供网站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