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艺传承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技艺传承 > 内容  
十八道工序
创业史画
六代传承
老物件儿
百年纪事
技艺传承人
麻花特点
麻花精神
六代传承
更新时间:2015/3/26 17:35:15 共有[3961]人关注

  自古以来,山西人崇尚耕读传家,农商并作,即所谓“要想发财快,庄稼揽买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早在清代乾隆年间,稷山县勋重村有一位赵姓财主,就开始置买院宅,扩充田产,为其后代经商办店做生意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始人赵泰来

  赵泰来,字辅臣,生于嘉庆二年六月二十三日,卒于咸丰十一年五月初九,享年65岁。大约在道光元年(公元1821),赵门长子赵泰来继承祖业,涉足生意,先后在本村和邻村开设磨坊、油坊、醋坊、碾坊、染坊等,而后在稷山县城和翟店镇东街开设以“德盛”、“德盛亨”、“瑞盛俊”为字号的粮号、油坊、杂货辅   ,主要经营粮油、杂货,兼营自制的麻花,从业人员经常保持10余人。此为赵氏四味坊的第一代创业者,得盛亨号字样的木斗当时“德盛”字号设在县城,“德盛亨”和“瑞盛俊”字号设在翟店。翟店镇历史上为三晋名镇之一,早在明代洪武年间就是一个大镇,名为石龙镇,明末因有翟姓人在此开设骡马大店,吸引来往各地商贾多在此住店会商做生意,遂改镇名为翟店,旧时有“河东十三县,古镇数翟店”之说,当年这里商号店铺遍布街巷,贸易往来辐射秦、晋、甘、豫等地,素有“小天津”之称,比当时稷山县城还要繁华热闹。赵泰来在县城、店镇开店经商,煮卖麻花,可谓创业之基,发家之举。他不仅善抓商机,广获其利,而且急公好义,乐善好施。道光二十六年(1846),稷山县知县李景椿倡仪全县士绅商号捐资修缮三年前被火灾焚烧的稷王庙正殿及享堂,赵泰来率先响应,以“德盛”字号名义捐银30两,其义行嘉举深得官民赞许,字号名勒石于稷王庙至今犹存。


  
  第二代传人赵秉彝赵氏四味坊中标有勋重瑞盛俊元号字样的油篓

  赵泰来共生育两子、长子赵秉纯,谨遵父命,在家务农;次子赵秉彝,字性初(1843——1879),大约在同治三年(1864)左右,他以弱冠之身,沿承家业,悉心经营县城及翟店的店铺,努力扩大经营规模,使店铺从业人员增加到20余人,麻花煮卖也由兼营变为主营。当时远近顾客都认准勋重赵家店铺麻花“个头大,份量足、成色好”而乐于购买,使它日渐有了名气。赵秉彝是“赵氏四味坊”的第二代传人。他识字断文,又熟谙商道,掌门店铺,颇有作为,可惜长天不佑,使他36岁英年早逝,赵门字号顿失栋梁,老少痛心。


  
  第三代传人赵玉珍:

  赵秉彝去世后,他的三个儿子赵玉堂、赵玉田、赵玉珍以及侄儿赵玉润、赵玉峰、赵玉丹继承家业。家族店铺生意,由秉彝之子赵玉珍来主持,因此他应是赵氏四味坊的第三代传人。

  赵玉珍,字儒臣(1872——1933)他自幼天资聪明,性格沉毅爽朗,待人接物落落大方,遇事多谋善断,因此在兄弟们当中,颇受尊重,自然而然成为赵氏家族的核心人物。当时,正值晋南地区刚遭丁丑凶荒(光绪三年至五年罕见的旱灾、虫灾、狼灾、鼠灾)当地民众饿死、病死及失散者占60%以上,稷山县原有21万人口,灾后只剩不足7万人,庄稼歉收,百业凋零,民不聊生。赵氏在稷山县城和翟店镇开的几座店铺,先后被迫关门歇业。赵玉珍牵头接手家业,可谓在为难之秋,存亡之际,要想在生意场中有所作为,必须重整思路,另谋他图。

  经人介绍,光绪二十五年(1899)左右,他和兄弟们出去考察,便毅然作出具有重要意义的决定——渡河西下,到陕西长安灞桥,周至一带安营扎寨,主营麻花。灞桥位于西安城东二十里许,早在秦汉时,人们就在灞河两岸筑堤植柳,长桥跨河,垂柳依依,碧水蓝天,一望无迹,风景十分秀丽。唐朝官府在在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与好友东去,多在这里桥边,折柳相赠,因而这里经常人流似潮,许多商家在此开店设铺,生意红火。稷山赵家在这里设店煮卖麻花,自然更趁地利之便,买卖兴盛。周至县是关中平原著名大县之一,襟山带河,古称     厔,意为“山曲乃   ,水曲乃厔”以山重水复而得名,旧有“从周至到户县,七十二道河脚不干”之说,周至境内山、川、塬、滩皆有,呈七山一水二分田格局,全县总面积29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0多万亩,属于关中平川,土肥水美,自然条件优越,素有“金周至”之美称。赵玉珍他们看中周至这地方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与稷山气侯条件大致相似,而无十年九旱之忧,小麦生产丰裕,麻花原料供应可保无虞。同时又发现此地民风淳厚,慷慨大方,尤喜待亲会友,乐于品尝晋南麻花、油饼等面食,市场潜力很大。于是赵玉珍他们果断地将在稷山的店铺产业适当变卖、收缩,腾出一大笔资金,在西安灞桥和周至县开设新店,灞桥店名“赵氏四味坊”,周至店名“世盛公”,起初他们专用从老家稷山运来的晋南小麦,石磨磨出头箩面,后来在当地收购小麦现磨现做,以浅表性油炸法炸煮出的麻花,条形匀称,色泽金黄,既有筋骨,又有弹性,而且以香、甜、酥、脆等四味分开包装,适应不同口味要求之顾客,很快在西安乃至三秦大地叫响,“赵氏四味坊”因此进入生意鼎盛时期。曾在当地租、买耕地600多亩,专门雇人种植小麦、棉花,以供煮炸麻花之面、油。店里长年雇用伙计40余人。

  以赵玉珍为代表的“赵氏四味坊”第三代传人,其历史性的贡献在于:第一次亮出“赵氏四味坊”这个金字招牌作为店铺字号;第一次向市场推出四味麻花,进一步拓宽了竞争空间;第一次改变了以往麻花同业间条拣、秤称、无包装的作法,率先使用麻纸垫底、包装成箱。所有这些新举措、新形象,使“赵氏四味坊”在当时名声大震,妇幼皆知。“逢年过节回家,带箱四味麻花”这句顺口溜,在当地官民中不胫而走,广为流传。店主赵玉珍在周至一带也名闻遐迩,为人敬重,赵氏后人至今保存他当年在交往官宦士绅、商贾同仁时所用的一张名帖,这在当时社会中一般人很少用的,足见赵氏四味坊影响之大。


  
  第四代传人赵瑞鸿:

  “赵氏四味坊”第四代传人是赵瑞鸿(1914——1988)字祥甫,他是赵玉珍第三个儿子,1933年他父亲去世后,刚从外地拜师学艺归来的19岁的赵瑞鸿,受母之命和同宗之托,接手赵氏店号,继续在陕西灞桥、周至一带经营世盛公和赵氏四味坊,同时由其兄弟赵瑞盛、赵瑞云、赵瑞林帮忙打理店里生意。这时,正值军阀混战,人心哄哄,买卖极不好做,但赵瑞鸿他们知难而上,共渡时艰,使世盛公和四味坊勉强支撑下来。抗战前,赵瑞鸿还曾两度到北平大北照相馆拍摄个人大幅照片,以作纪念,这在当时社会环境下,可谓凤毛麟角,比较少见。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稷山沦陷为敌占区,而陕西一带虽无日寇侵入,却因国民党当局以抗战为名,横征暴敛,百姓不堪重负。赵氏家族既要躲避战乱,又实在受不了苛捐杂税,只好被迫歇业。就此创立100多年的赵氏店铺字号暂时划上了休止符号。


  
  第五代传人赵克明:

  赵瑞鸿生育了三个儿子,大儿子赵克明(1932——2001),小时候曾受父辈影响,在家学习煮炸麻花,记帐打算盘。成年以后参加了革命工作,成为一名国家干部。二儿赵金明(1932—1998)和三儿赵英明(1957—       )也各自择业履职,都与麻花业无缘。其主要原因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接连开展“一化三改造”、“批判资本主义”、“取消资产阶级法权”等政治运动,个体商业几乎横遭取缔,政治大气候不允许“赵氏四味坊”再度恢复。赵氏第五代传人实际上等于有“人”而难“传”。


  
  第六代传人王青艾:

  1992年,在政策开放大潮中,赵瑞鸿的孙媳王青艾,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毅然下海经商,在县城创办了稷山县飞凯达食品有限公司,重新打出“赵氏四味坊”这个百年老字号,研制开发“四味坊”品牌麻花系列产品,从而迎来了“赵氏四味坊”第二次创业的全新时代,王青艾作为赵氏第六代传人。乘着改革的习习春风,重振雄风,再举大业,壮志凌云,意气风发!

 

 
 
版权所有:稷山县飞凯达食品有限公司 备案号:晋ICP备10202574号
地址:中国 山西 稷山县 稷王南路东排3号 服务热线:0359—5522052(公司) 传真:86-0359-5526902  宏微信息提供网站技术支持